通过眼睛我们才可以看到这个世界,没有了光明,生活也暗淡不少。然而,青光眼在不知不觉中却成了我们的主要视力杀手。王玉宏主任表示,青光眼对视功能的损伤是不可逆的,如果把眼睛比作灯泡,青光眼损伤的好比电线,断了不能再生,到最后灯泡也就不亮了。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那么,哪些人容易被青光眼所“惦记”?
1、家族遗传史
青光眼具有遗传性。有家族史的人群发病率高于非家族史的 6倍之多。
2、40岁以上人群
青光眼总人群发病率为1%,40岁以后为2%,50岁以上为3-4%。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的新陈代谢能力降低,营养吸收率减少,加快眼部衰老。眼球内的房角愈发变短,甚至可能关闭,引发闭角型青光眼。
3、近视及远视眼
闭角型青光眼多见于远视眼。开角型青光眼多见于近视眼,且发病率逐渐提高。 1/3的近视眼患者可能伴有或发展为青光眼,尤其是高度近视患者。近视眼人群出现视野、色彩、对比度等有改变时,要警惕开角型青光眼。
4、血管性疾病患者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患者得青光眼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如:糖尿病患者的青光眼发病率为 12.6%;低血压患者也会因供血不足而增加视神经损害的风险。
5、不良生活习惯
用眼过度、压力过大、情绪波动大等原因都可能引发青光眼。
因此,青光眼的防盲必须要有定期到眼科检查的意识,就像监测血压一样监测眼压。
建议普通人群40岁后应每隔2年~3年检查一次,60岁后应每年检查一次。
有青光眼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远视、高度近视、各类眼病、高龄、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等青光眼高危人群, 35岁后每年进行一次眼部检查,以排除和早期发现青光眼。
日常生活中应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尽量避免在黑暗环境长时间用眼、长期低头伏案、劳累过度、睡眠不足、情绪波动、饮食不节或服用对眼压有影响的药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