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生到老每个阶段要重点预防哪些眼病?
阅读量
·
2020-03-20
有别于其它疾病,眼病是跨域年龄的,无论老中青少人群,一辈子总会至少得上一种眼病,比如白内障,有句话形容得就很贴切,“如果你没有得白内障,那是因为你活得不够老”,这就是一个人人都会得的眼病。
当然了,不同年龄段,常见的眼病类型有所不同。你知道我们从出生到老,每个阶段要重点防范哪些眼病吗?如果患病该如何治疗?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图片来源:摄图网
10岁以前
重点防范眼病:斜视、弱视
我们出生时并非就已经视觉发育完全,而是不断接受外界刺激逐渐形成各种视觉功能,比如新生儿只能感受到光感,到岁把左右开始出现视深度感觉,7岁左右视力和成人无异达到1.0(正视眼,不近视也不远视)。
我们知道,孩子视觉发育有两大关键期:0-3岁(关键期)和3~10岁(敏感期)。像一些儿童眼病,治疗的黄金窗口期正好也在这个阶段。
1、斜视
简单点说,斜视是指双眼不能同时注视一个目标,当一眼注视目标,另一只眼的视轴偏离于注视目标。
斜视同样是儿童常见眼病之一,位列第三。有研究显示,刚出生的宝宝中70%眼位不正,其中大多数会随着视觉发育,起初偏离正常位置的眼位,会逐渐回归正位。有一些孩子就没那么幸运了,他们需要由人为矫正,少部分能通过戴镜矫正,大部分则需要行手术矫正(斜视手术属眼科手术中安全的一类手术)。
任由斜视发展,除了会影响孩子形象、人格性格外,还会阻碍立体视觉功能发育,继而容易引起近视、弱视等问题。
2、弱视
弱视指的是矫正视力仍然达不到同龄人正常视力的下限。
临床数据证实,70%的斜视是因屈光不正所致,包括斜视。如果抓住了3岁前的视觉发育关键期进行治疗,弱视可逆性是很强的,8岁以后治好几率会降低,且疗程漫长(有的孩子需要1年,有的要2年、3年),13岁以后再治疗效果会非常差(可能会有个别例外)。
对于弱视治疗,包括戴镜和遮盖弱视训练,定期复诊同样不可少。
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某个眼病,一些家长带孩子到我们医院看诊,很不解明明是带孩子来治疗弱视的,怎么还要先看斜视,这是因为在弱视治疗时我们发现不少患者都有斜视角的问题。
特别是对于3岁前的孩子,往往还无法清除表述清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问题,所以家长朋友需要掌握一些方法,注意观察,拿不准的问题及时寻求专业的医生建议。3岁左右时带孩子做一次全面的眼体检,之后每年至少体检一次,早发现问题早治疗,避免发展成不可逆转的视力障碍。像“弱视不治疗也会痊愈”的类似想法一定不能有!
10~18岁
重点防范眼病:近视
这个年龄段人群学业压力大,近距离用眼时间长,近视发病率居高不下。据国家卫健委调查发现,每3个小学生就有1个近视,越到高年级阶段近视率越高,大学生近视率约为90%。
我们知道,一旦发生近视,就好比一辆高速行驶的车子,哪怕突然刹车,还是会惯性地向前滑动。近视也一样,大多数人都是轴性近视(即眼球前后径过长引起的近视),眼轴每增加1mm,近视增加300度,一般要到成年时视力才会趋于稳定。
所以,老生常谈的近视防控,重点在于防,怎么预防?视频干货↓↓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一些家长会说,用家用视力表测了下,自己孩子视力1.0,视力总没问题吧?!还真不一定。所以,对于儿童青少年学生,无论是否近视,我们都建议建立屈光档案,通过动态屈光检测,掌握孩子屈光发育状况,每半年左右至少做1次全面眼检查。
怎么矫正近视?目前主要有三种方式:
·近视手术(手术年龄18~50周岁)
·佩戴框架眼镜
·OK镜或RGP(要年满8岁,未成年人矫正效果更佳)
·低浓度阿托品(尚未被官方批准用于临床矫正视力,尽管很多研究证实其能很好地控制儿童青少年近视发展,另外阿托品属处方药,一般眼镜店无权使用)
14岁以下,或初次验配眼镜进行矫正的,需要散瞳验光,排除假性近视,并做静态屈光检查。
18~40岁
重点防范眼病:干眼
干眼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泪液质或量及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不稳定或眼表面异常,并伴有眼部不适症状的疾病。
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的共识是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是干眼诱发因素之一。我们知道,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眨眼次数减少,就会造成泪膜稳定性下降。
注意一点,干眼≠干眼症,干眼的一些表现症状比如眼红等不适,很容易让人把它与其它眼病混淆,所以当不适感明显,出现视线模糊、视力变差,建议寻求专业医生意见。
排除了不是干眼症之后,如有你也有时下日趋流行的干眼问题,建议试试下面的方法:
·预防近视的方法一样适用
·必须要用到电子产品时:电子屏幕能用大的就不用小的,电视>电脑>手机,屏幕小距离就会离得近,光线尚未发散就直接射入眼睛从而伤眼;柔和的光线下看屏,光线差的环境里,屏幕的亮度不要调得太亮,避免生理性散光、青光眼、眼底黄斑灼伤和黄斑出血严重眼病;用电脑时坐姿保持背部挺直,15~20度俯视角,用手机时尽可能与眼睛平视,看屏幕1小时远眺10分钟;空调环境里不要对着空调吹风口,避免加速泪膜破裂。
·饮食方面:多补充叶黄素,均衡膳食
40岁以上
重点防范眼病:老花眼、白内障、青光眼
40~45岁以后,眼睛会随着人的生理机能退化,老花眼、青白眼病就会找上门来。
老花眼、老年性白内障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
老花表现为视近困难,细小字迹模糊不清,必须拿远点才能看清。目前主要靠戴镜矫正,但要注意,老花镜不能随便验配,街边小店卖的老花镜,往往双眼度数相同,且瞳距固定,但要知道,很多中老年人老花还伴有近视或散光问题,随便买一副的话,戴久了只会加重视疲劳。另外,如果老花问题没有得到重视,则可能会进一步加深,所以也不可以一副老花镜管终身。老请一定要到专业的眼科医院或者眼科门诊去验配老花镜。
很多老年人视物模糊、变形,以为自己只是“老眼昏花”,就没有放心上,其实这些症状可能是眼底病的征兆,比如白内障、青光眼等。白内障、青光眼、糖网病,还有黄斑变性,并列四大致盲眼病!中老年朋友尤其要警惕!
对于白内障的治疗,唯有手术治疗才是公认有效的办法。通过超声乳化手术,并向眼内植入人工晶体,即可改变患者视物时好似有“毛玻璃”遮挡的问题,重新看得清楚。如果想看得舒适,可以选择我们的铂晶白内障/老视系列产品,行一次手术就可以一站式解决近视、散光、老视和白内障等视力问题,实现全程清晰好视力。
40岁以上人群青光眼患病率为2.3%,致盲率约30%。它非常隐匿:在发达国家有一半的青光眼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青光眼,发展中国家中则有超90%的青光眼患者对自己的疾病一无所知,甚至从未听说过青光眼;且不可逆:青光眼致盲后不管如何治疗都不能复明。治疗是长期、伴随终生的,主要通过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治疗后依然要定期复诊随访。关键在于预防,40岁以后应每年进行眼部检查,尤其有家族史者更应重视,一旦发现眼睛不适,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