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院新闻 医院快讯

OptiLight全国首发:厦门眼科中心开启干眼精准治疗新篇章

2025年3月1日,“OptiLight全国首发仪式暨干眼治疗新进展学术交流会”在厦门隆重举行。活动汇聚了全国百余位眼科领域专家、学者及临床医生,共同见证新一代眼科专研优化脉冲光设备——“OptiLight点睛之笔”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正式发布,并围绕其临床价值、技术创新及多场景应用展开深度研讨,为干眼诊疗领域注入强劲新动能。
 

开场:共话行业未来,锚定创新方向

会议伊始,福建省眼表与角膜疾病重点实验室主任、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业务副院长吴护平教授与华厦眼科医院集团副总裁张昊志先生,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同仁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对我国干眼事业的发展成果和美好前景寄予期许和信心。科医人公司亚太区高级总裁翟琪瑛先生回顾了企业60年眼科激光技术积淀,并表示,“OptiLight的推出,标志着强脉冲光技术在干眼治疗中实现了从‘泛用’到‘精准’的跨越”。

首发仪式:厦门眼科中心全国率先装机,技术落地开启干眼诊疗新篇章

在华厦眼科医院集团副总裁张昊志先生、华厦眼科湖北省区名誉总院长张明昌教授、厦门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李炜教授、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业务副院长吴护平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角膜病与眼表疾病中心主任邵毅教授、华厦眼科医院集团眼表学科发展部总监孔洁女士、科医人公司全国大客户总监康华女士和民营全国销售经理崔国梁先生的共同启动下,迎来OptiLight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的全国首发。

现场同步授予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OptiLight全国临床应用示范基地”称号。这一里程碑事件不仅展现了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在我国干眼诊疗领域的技术引领地位,更意味着中国干眼治疗正式迈入“精准靶向、高效可控”的新阶段。

点睛之笔:OptiLight

OptiLight可以适应眼周精细轮廓,对睑板腺进行精准、可控、安全的治疗。治疗以患者为中心,提供舒适且有效的体验,为干眼的治疗带来全新的优质选择。

OptiLight的治疗机制不仅能显著降低炎症因子,直击干眼慢性炎症性眼病的本质,强化抗炎这一关键治疗环节,还能改善睑板腺形态和排出功能,提升泪膜破裂时间。

学术纵览:从科研到临床的全维度突破

仪式过后开始精彩的学术交流环节,由张明昌教授和吴护平教授,邵毅教授和李程教授分别担任大会主持。

厦门大学医学院李炜教授首先阐释了炎症管理在睑板腺功能障碍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强脉冲光被临床验证的的抗炎作用。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李程教授分享了团队有关慢性肾衰与睑板腺功能障碍相关的研究结果。厦门眼科中心林志荣教授对[中国睑板腺功能障碍专家共识(2023版)]进行了解读,强调不同程度的MGD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除了传统的物理治疗外,强脉冲光作为一种全新的MGD治疗手段也被共识采纳。

厦门眼科中心董诺教授、罗顺荣主任、方颉主任和黄丽主任,分别介绍了使用OptiLight进行的儿童频繁眨眼、BKC治疗及儿童多发性睑板腺囊肿的临床治疗体会,他们一致肯定了OptiLight在对儿童治疗的优势;尤其是 “点睛之笔”,可以更精准、更舒适地进行治疗操作,让儿童更易配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会议还设置了干眼门诊运营管理环节,张昊志先生从管理者角度,分析了我国干眼领域的发展机会,从国家政策、学术导向、干眼中心运营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潍坊眼科医院干眼中心刘丽梅主任以自身经历,分享了如何从一个小科室发展到大中心的历程与经验;佛山华厦眼科医院张弛博士则从跨学科应用角度出发,介绍了在屈光围手术期使用强脉冲光进行干眼治疗的益处。

展望:以科技之光,点亮全民眼健康未来

本次会议不仅是OptiLight技术落地的重要里程碑,更开启了中国干眼治疗迈入“精准化”的新篇章。通过跨学科智慧碰撞与临床实践的真知灼见,会议为行业绘制了清晰的技术升级路径与患者服务蓝图。未来,随着OptiLight在全国的推广,干眼治疗将从传统经验模式加速转向“数据驱动、科技赋能”的新范式,让更多患者享受“精准治疗少折腾,舒适体验更安心”的优质服务。

厦门眼科中心眼表与角膜病科:

作为国家及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省、市院士工作站,市重点专科,省、市眼表与角膜病重点实验室,厦门眼科中心眼表与角膜病科在谢立信院士和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刘祖国教授的共同指导下,由厦门眼科中心业务副院长、学科带头人吴护平教授领衔,打造了一支综合实力过硬的医疗团队,致力于各类疑难角膜病的全链路诊疗。

科室团队在翼状胬肉、角膜移植、圆锥角膜、干眼诊疗四大诊疗领域,积攒了丰厚的临床经验。团队紧跟前沿技术,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积极引进新技术并应用于临床,助推角膜病防治工作不断开拓新局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