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院新闻 医院快讯

碰撞前沿观点,共筑学术高地!第十届华厦眼科白内障及角膜病创新论坛圆满落幕!

7月27-28日,由华厦眼科医院集团、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主办的第十届华厦眼科白内障及角膜病创新论坛暨国 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角膜及白内障疾病新进展研讨班”圆满落幕。本次论坛汇聚国内专家大咖、业界翘楚,共同围绕白内障及角膜疾病的新技术、新疗法展开交流,呈现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
 
本届论坛主席由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业务副院长吴护平教授,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业务副院长张广斌教授共同担任。特别邀请了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总院长黎晓新教授,《中华眼科杂志》编辑部主任黄翊彬教授,福建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朱益华教授,原亚洲干眼协会主席、华厦眼科医院集团学科建设委员会主任刘祖国教授,全军眼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叶剑教授,华厦眼科医院集团副总院长郭海科教授,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业务院长朱思泉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黄一飞教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金奇芳教授,福建省眼科学副主任委员陈梅珠教授,泉州市眼科学会主任委员吴瑜瑜教授,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业务院长李学喜教授,福建省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副会长饶惠英教授,厦门市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庄静宜教授,厦门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李炜教授,宁德市医学会眼科分会主任委员张招德教授,龙岩市医学会眼科分会主任委员林国才教授,莆田市医学会眼科分会主任委员黄智清教授,南平市医学会眼科分会主任委员朱捷教授等国内着名专家强势助阵。
 
 
凝结广域力量,本次论坛不仅现场阵容豪华,还吸引了众多眼科专家学者的关注,线上线下总计近千名学员参会,讨论课题囊括前沿的学术报告、深度的专题研讨、丰富的临床案例分享,在分享观点碰撞融合之余,也为眼科医师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交流机会,展现年轻创新实力,共同促进眼科白内障及角膜病领域学术水平的提升。
 
直击现场精彩
 
为期两天的大会本次大会延续了往届传统,设置了多个环节,继续深化对白内障及角膜病相关学科的探索。与会专家就屈光白内障手术、人工晶体选择与植入、各类疑难角膜手术、干眼治疗与慢病管理等多个话题,多形式分享各自的前沿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从多个视角探讨了眼科学和白内障及角膜疾病领域面临的临床科研问题及研究热点,课题分享结束特邀点评专家针对每个课题共同开展讨论。
 
精彩回顾(按课题分享顺序):
 
林力平《屈光白内障手术团队建设》
方颉《重症角膜炎的个性化治疗》
林育安《基于POCT技术的快速泪液测试在眼表疾病的评估及应用》
郭威《羊膜在眼表疾病中的应用》
陈庆中《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全流程管理》
贾长凯《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术前沟通》
叶剑《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新进展》
郭海科《老视矫正晶体手术新进展》
朱思泉《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新进展》
张广斌《老视屈光型人工晶体选择》
黄翊彬《浅析真实世界研究》
刘祖国《糖尿病相关性角膜病》
黄一飞《角膜溶解性疾病手术治疗》
李 炜《眼表微环境在角膜上皮干细胞缺乏治疗中的作用》
吴护平《白内障相关眼表并发症的处理》
董 诺《角膜皮样瘤的手术治疗》
林志荣《个性化屈光性角膜交联治疗圆锥角膜》
范巍《老视矫正进展&病历分享》
陈庆中《疑难散光案例分享》
曾宗圣《白内障老视矫正病历分享》
欧阳文博《高度近视患者三焦点晶体应用探讨》
徐静静《晶体脱位在OPD中的表现》
贾长凯《一例UGH综合征病例的思考》
金奇芳《干眼的药物抗炎治疗》
李程《泪液蛋白检测技术的过去和未来》
黄丽《干眼的慢病管理》
方颉《一分为二,合二为一--角膜烧伤穿孔1例》
商旭敏《不一样的圆》
林育安《真假阿米巴》
杨政伟《浴火重生》
 
社会功能属性变迁,如今已进入屈光白内障时代,而随着人工晶体国采落地,各个省份陆续落实人工晶体集采价格,为普及屈光白内障手术打下基础,正面促进白内障手术朝屈光方向发展的趋势,但在惠及屈光白内障患者的同时,也对广大的白内障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次论坛中,多个课题聚焦功能性人工晶体以及飞秒辅助的无刀白内障手术技术应用,探讨技术更迭与患者沟通和人文关怀等方面的经验,对于白内障医生临床诊疗水平的提升,患者精准舒适诊疗的实现提供了参考依据。
 
而角膜盲作为我国主要致盲性眼病之一,致病形式多样,此次论坛上,各类疑难角膜疾病及角膜病治疗创新技术引发热烈讨论,其中关于人工角膜移植手术技术的分享成为一大亮点。对于少部分严重眼烧伤、多次常规角膜移植手术失败、自身免疫性相关眼部类天疱疮等终末期角膜盲患者,常规角膜移植手术难以成功,人工角膜移植是其复明的希望。会议中,授课专家对人工角膜移植及其他难治性角膜疾病治疗的交流是角膜病领域宝贵的诊疗技术参考,对提高难治性角膜病的治疗水平,为患者创造更多救治机会有着重大意义。
 
同行积累的优秀经验是启迪创新思维,把握未来发展的阶梯,本次白内障及角膜病创新论坛诚意十足,不仅展示了两大领域领域全新的理论研究成果,促进跨学科的思想碰撞与合作,还在解决临床难题、推动学科进步方面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与策略,为眼科技术的迭代传承与眼科医学的进步搭建了坚实的桥梁,共同助力我国眼科事业高质高速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