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院新闻 医院快讯

追光者|林志荣:不忘青云志,常耀医者荣

 
“如果不学医,我想去卖电脑。”说完连自己都不信,他忍不住想笑。
 
象征智慧的一头自然卷,洋气俏皮;嘴角浅挂微笑,和煦轻柔。把看文献当成“爱看书”;闲暇时摆弄计算机、组装机械小零件,也能类比成医生眼中的“人体结构”;说自己没啥爱好,有时间只想“躺平”,却酷爱在时间碎片里“码码字”,向往做个论文辅导老师。
 
学霸不可怕,就怕学霸谦虚技能还开挂。冷不丁的“凡尔赛”让笔者压力陡增,“届时文章还请您稍加润色。”他双手作揖,“不敢当,不敢当。”
 
在厦门眼科中心眼表及角膜病中心,我们遇到了这位有趣的医学博士,逻辑鬼才——林志荣副主任医师。
 
#1
古有画家张僧繇于壁上画四龙栩栩如生,却皆无睛,因恐“点睛即去”。
果不其然,二龙点睛后,乘云腾飞,破墙而走。
这则故事有着“眼能赋予生命活力”的一层深意。
 
主编国内首部角膜交联专着、参编3部,发明专利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杰出青年基金、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等各级各类项目11项,先后6次作为主要完成人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曾获评厦门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厦大医学院科研工作先进个人……
 
你可能不知道,就是这么优秀的林志荣,求学路上,却曾屡遭母亲“劝退”。
 
小时候体弱多病,林志荣没少光顾村医的小诊所。喝喝药,扎扎针,好了!林志荣深感“一手医术医天下”的神奇。
 
与其让人看病,不如自己给自己看病。本着这样的想法,林志荣高考志愿专找医学类填报。如愿以偿,他高分考进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临床系。
 
学医过程中,林志荣开始慢慢领悟到,“眼”这扇汲取光源的窗户,对人一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本硕连读期间,他毅然选择了眼科作为主修学科,志在成为一名“点睛人”。
 
 
2008年,为了能进入我国眼科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继续深造,林志荣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考入中山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期间,林志荣的母亲曾三次劝他转专业,甚至因此“追缉”到校。也不是家里供不起这位大“学子”,单纯因为亲妈肉眼可见的“苦”。
 
“学医的时间成本很大,学到医学博士已经是‘而立之年’,这还只是刚开始,你还没有‘而立’的资本。”每每面对母亲“爱的奉劝”,林志荣也只能憨憨地笑笑。他没有动摇,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后来,他作为首位厦门眼科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进的“高端”人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名“点睛人”。
 


 
#2
游戏一旦上线,就要血槽满格。
不断加装备、升级技能,在团队作战中不论什么角色都游刃有余。
有成功,自然就有失败。那就复活,再来一局。
打怪通关,把任务变得有趣,只要玩得好,谁不是所向披靡。
 
踏入医院后,临床工作又有所不同。医学生白天“打鸡血”,晚上“relax”,而医生,只有24小时“on call”。
 
“工作即生活,生活即工作。”熟悉林志荣的都知道,林太太也是一名眼科医生。在双医者的家庭里,生活和工作很难权衡,那就只能权衡自己。
 
林志荣视工作为生活,因此只要一有时间,他会用自己“改装”的电脑写个“小作文”;生活中他永远保持“on call”状态,在家中看文献、看病例,引得年幼的女儿兴趣满满。是“医生on call,一生on call”的真实写照没错了。
 
 
加入眼科后,林志荣专注于眼表疾病的研究和临床经验的积累。尤其是角膜交联手术,目前基本均由林志荣主刀,不少港台患者慕名前来。他已成功实施逾千台角膜交联手术。
 
角膜交联是为了防止圆锥角膜疾病进一步恶化的有效治疗方法。早在2009年,厦门眼科中心便在国内开展该项手术。临床中发现通过角膜交联手术能有效稳定、控制圆锥角膜病情,可以避免患者进行角膜移植,视力亦能得到有利提高。但在当时的国内,该技术还未得到有力推广。
 
在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林志荣与眼表及角膜病学科带头人吴护平教授主编了《角膜胶原交联技术及临床应用》一书。这部国内首部有关角膜交联的中文着作正式出版后,为眼科医生开展角膜交联术提供了宝贵的病例范本,并吹响了广泛应用该技术治疗圆锥角膜的一声号角。
 
 
“以临床为导向,为医学提供有指导价值的、具有实用性的科研,这样的医学课题才有生命力。”医学科研源于临床,又将回归临床。林志荣认为医学发展需要有人一直钻研,虽然科研中往往失败的时候更多,但林志荣相信,只要每个人一点点的力量,定能推动整个医学的快速发展。
 
#3
2次角膜交联术,因病情发展还是做了角膜移植。
凡有相关讲座,男孩与他的母亲必到场,任何治疗,也都积极配合。
病情不乐观,把自己完全交付于当时还是主治医师的林志荣。
这样的信任,如春雨般可贵。
 
学医前,林志荣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医生,“看起来很容易,问问话,开开药,写写病例。”真正学医后,他发现医生“不单纯”,可以理想但不可“理想主义”。
 
“一方面你要不断学习,跟进日新月异的医术和医学知识,另一方面,你要学会从千变万化的人身上,琢磨深奥的人文科学。”林志荣认为,在活生生的人面前,理想主义化的医者容易“失去自我”。
 
人文很玄妙,它源于这个社会,又在科学与自然之上。没有教科书级的范本,只有在此生的因缘中修行。就拿“角膜”来说,不论是捐献,还是移植,医与患的沟通,就像站在这片角膜上,如履薄冰。
 
 
有的患者以为通过移植角膜就能恢复原有的视力,但实际上他们的情况即便移植了角膜也是无效的;有些患者的条件适合接受角膜移植获得视力,但却因穷困而拒绝手术。“技术能达到优质的水平,但治疗的有效性依然有限。”这是目前医生在社会人文体系中还“力所不能及”的,亦是医学在自然法则中无法抗拒的真实现状。
 
“角膜移植并不是像电视剧中演的那样,手术完马上就能看见了。”角膜移植其实需要一些过程,即便视力恢复后,也需要终身随访。因此术后护理及回访,医生依然会尽到告知、督促、宣教的义务,“只有提高每个人术后护理的主动性,才对得起这片角膜。”
 
角膜移植技术虽已很成熟,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片角膜是能“一材多用”的,角膜很稀缺,尽可能有效地使用角膜,让更多患者受益,才是角膜“重生”的使命。
 
 
“每一个角膜,都有着丰满的故事。”在林志荣看来,逝者将前世的光明封印在角膜中,它将找到一个有缘人再看一世繁华的人生景色。
 
受益于生命,又回归于生命,这是生命的一个现世轮回。林志荣也希望国内角膜捐献的社会认可度持续提升,“破除传统文化观念意识,将此生的爱和生命托付给科学,也是信任医生的一种表达。”
 
不忘青云志,常耀医者荣。即便站在学术的高台上,林志荣依然不忘来时路,他不断夯实根基,用一砖一瓦筑高医学的了望台,瞻望广袤天地的同时,也为世人摘得星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