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院新闻 医院快讯

点赞!《人民日报》黎晓新总院长,上世纪80年代:“走出国门,见识世界”

  近日,我院总院长黎晓新教授事迹被《人民日报海外版》百姓话题版(2019年9月26日第12版)重点报道,以下为报道内容。
 
 
  上世纪80年代:“走出国门,见识世界”
 
  黎晓新
 
  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院长
 
  上世纪80年代,国内医疗设备比较落后,我们有时会感觉手术无望。这时就需要克服焦虑,找到解决办法。1982年,我考取研究生并被教育部选中派往德国留学。
 
黎晓新(中)在德国ESSEN大学眼科医院攻读博士学位时与同事合影。
 
  在德国ESSEN大学眼科医院,我获得了崭新的知识,见识了全新的世界。医院的学习和工作压力繁重,病人很多,仅为病人做检查的语言就需要学习德英意西4种语言。医院诊治眼底病在整个欧洲都很有知名度,但那时眼底病在国内没有相应的手术设备,无法治愈。这引发了我极大的兴趣。于是,眼底病成为我主要研究和关注的领域,将来学成回国就能给病人带来新的希望。
 
  回国后,我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工作,当时科室一共只有6张病床、6名大夫、1名技术员兼验光师和1名门诊护士。经过30多年的发展后,人民医院眼科已跻身国内赫赫有名的方阵,成为一流教学医院的国家重点学科。
 
  1999年,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使馆武官曹荣飞在美机轰炸中眼睛严重受伤,为他实施手术的任务落在了我的身上。经过手术,曹荣飞的视力从0.3恢复到了0.8。不少人问我当时的心情紧不紧张,我说那时内心其实很平静,“会者不难”,我有信心治好他。
 
  如今,中国在眼科临床治疗领域基本与国际水平同步,尤其是手术,国外能做的我们也能做。近年来,随着药物审批速度加快,药物治疗领域也取得了进步。我希望进步的速度能更快些,这样我们就能守护好那一双双明亮的眼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