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院新闻 医患故事

厦门眼科中心总院长黎晓新:患者的信任 给了我全力以赴的动力

近日,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总院长黎晓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路走来,患者的信任,给了我全力以赴的动力。”
 
2016年5月,黎晓新作为厦门市委市政府引进的高级医学人才,加盟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担任总院长。2019年,经厦门市卫健委研究同意,“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黎晓新名医工作室”正式成立。在黎晓新的带领下,厦门眼科中心的整体医疗质量及科研实力全面提升,持续引进培育了一大批优质眼科人才,不仅实现了医院的高质量、高水平发展,也填补了厦门市乃至福建省眼健康医疗领域的空白。
 
1986年,黎晓新从德国埃森(Essen)大学眼科医院获得博士学位后归国。作为国内早期一批“海归派”,回国后的她始终坚持工作在眼科临床一线,专注于眼底病领域。作为我国现代玻璃体手术的主要开拓者,她完成了我国第1例复杂视网膜脱离硅油填充术、第1例黄斑裂孔手术,并一路成长为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享誉国际的“玻切女王”。
 

每一名医生都要感谢患者

 
“每一位医生都应该感谢患者,正是患者的支持、理解和信任,让我完成了好几个国内第1例手术。”
 
黎晓新教授
 
1988年,一位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在其他医院经历了3次手术失败后,将黎晓新当作了的希望。
 
黎晓新回忆:复杂性视网膜脱离,需要做玻璃体切割手术。但在当时,玻璃体切割手术在国内刚刚起步,切割后为了让视网膜复位,需要在眼内填充气体,并且术后需要俯卧一段时间。黎晓新向患者讲解了手术流程和术后注意事项,患者说:“没关系,只要能治,不就是趴几天吗?”
 
但是,术后视网膜复位并不理想。趴了一周后,患者有些着急了。
 
黎晓新和患者商量:“现在还有一种填充的方法,就是用硅油代替气体填充,不过在国内还没有人用过,我也只是在国外看过有的医生用。你愿意做我的第1个患者吗?”
 
患者沉吟半晌后说:“黎大夫,我明白我这个基本是不治之症,您做吧。如果成功了,算我走运,不成功,您也可以积累点经验,以后再给别人治。”
 
患者的信任,给了黎晓新全力以赴的动力。她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又打电话向国外同行请教。手术很顺利,两个月取出硅油,患者视网膜复位良好,视力达到了0.1,且术后一直没有再发生视网膜脱离——而这,也是国内第1例填充硅油的玻璃体切割手术。
 
黎晓新教授
 
“另外一个病例发生在2001年,是我做的第1例老年黄斑变性黄斑转位术,患者是一位70多岁的老先生。”黎晓新回忆,那时,还没有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也没有光动力治疗,更好的手术方法就是将整个视网膜360°解离,翻过来,将黄斑部的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取出来,再将黄斑转位,让黄斑部的视网膜对应到没有病变的视网膜色素上皮。
 
黄斑转位术是眼后段手术中难度系数非常高的。手术过程需要4~6个小时。黎晓新说明情况后,老先生非常愉快地说:“我愿意做你的受试者。”
 
 
“在我的患者名单中,很多人都表示愿意做我的受试者,他们对我说:‘如果你要尝试新技术,需要做实验研究,别忘了我是志愿者。’”黎晓新说:医生的成长、新技术的开展和眼科学的发展都离不开患者的支持、理解和信任。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我首先要感谢的是我的患者。
 

作为一名教师无上光荣

 
“让更多学生对眼科感兴趣,他们是眼科的未来。”
黎晓新教授
 
黎晓新常说:“讲课不仅是传授知识,也是一门艺术。知识要不断更新,讲课内容要不断更新,讲课形式也要不断更新。”每次授课前,黎晓新都会将课件改了又改,她会查阅很多文献和外文专著,把国际新研究进展和前沿技术,自己治疗过的典型病例,以及自己一年来的经验、感悟,甚至教训,都编入讲课内容里。她的课程内容新颖,讲解生动形象。
 
作为博士研究生导师,黎晓新为每个研究生制定了详尽的培养计划。她和研究生一道讨论课题、一起进行试验,确保课题的创新性。她从不吝惜把时间花在对研究生的教育上,哪怕是在非常紧张的门诊时间,一遇到特殊病例,她也会召集学生过来学习。每当学生课题遇到困难时,她总会告诉学生,“研究的范围可以宽广一些,关注和其他学科交叉的边缘区域,可能寻找到大家还没有认识的问题”。
 
黎晓新认为,作为一名教师无上光荣,肩负着无比沉重的责任。她说:“医学院的教师,培养的是生命的守护神,一定要用自己的言传身教,使学生真正成为救死扶伤的白衣战士。”
 
在厦门眼科中心,黎晓新也十分关注年轻医生的成长,只要没有特殊情况,她坚持每周亲自主持病例讨论会。在各类临床病例特别是疑难病例的讨论过程中,黎晓新善用深入浅出的讲解和风趣的点评,开拓广大年轻医生的视野;此外,她也经常发出提问,耐心十足地培养青年医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临床问题的实际处理能力。
 
自2017年至今,黎晓新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累计主持了200多场病例讨论,影响了国内40余家医院,大大提高了专家们攻克疑难杂症的信心及年轻眼科医生的诊疗水平。
 
为培育优秀眼科人才,黎晓新教授积极推行「中国眼科医师明日之星计划」、「中国眼科医师精英人才培养计划」,将技术与经验无私分享给新一代的眼科医师们。在她的领衔指导下,厦门眼科中心着力打造的眼科精英培养摇篮,截至目前已有近5000名学员报名,300名学员结业,累计手术量超过6万台,切切实实培育了一批临床、科研、教学兼备的中国眼科中坚力量和优秀人才。
 

医之大者 为国为民

 
2021年9月,在第36届亚太眼科学会大会上,黎晓新荣获亚太地区预防失明的特殊贡献zui高奖——“Holmes Lecture Award”,以表彰她为眼科防盲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
 
 
20世纪90年代初,黎晓新在门诊中发现很多早产儿存在视网膜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治疗时机仅有一个很窄的时间窗,如不能进行及时干预治疗,孩子很可能会终生失去光明。”然而,当时国内医学界对于ROP认识还很不够。
 
经过反复沟通,1995年,黎晓新终于获得了儿科医生和麻醉医生的支持,成功完成了第1例ROP手术,并努力推动防治关口前移。在多方努力下,2004年,在原卫生部的领导下,黎晓新起草了我国首 个《早产儿治疗用氧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自此,国内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防治工作得以顺利开展起来。担任厦门眼科中心总院长后,黎晓新仍不余遗力地积极推行ROP防治,吸引了菲律宾等国患者慕名来院求医。
 
黎晓新教授
 
除开展小儿眼底病的预防诊治工作外,在厦门眼科中心,黎晓新针对厦门本地乃至福建省眼疾病患者的就医需要,积极开展引进了十余项新技术。其中,能有效改善“眼中风”患者视力的新技术——动脉鞘注射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为国内首 创;从德国引进的放射敷贴技术让原来只能摘除眼球的眼恶性肿瘤患者有了保留眼球的机会。众多新技术的实施大力加快了厦门眼科中心建设成为福建省乃至全国疑难眼病转诊中心的战略布局,不仅解决了患者就医难的问题,也提升了本地医疗水平。
 
在新技术外,黎晓新同样专注于科研水平的提升。近三年来,黎晓新承担了纵、横向科研课题15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其中面上项目1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国际挑战性研究合作1项。其中,糖尿病眼底病变筛查及其系列关联课题备注关注。
 
据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失明,已成为我国工作人群中的第1位致盲原因。但在我国,目前尚无系统性的糖尿病眼病筛查。为加大对糖尿病眼底病变的筛查,黎晓新多方推广“眼底一张照,慢病早知道”的眼健康检查办法,同时在厦门眼科中心成立读片中心,配合厦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阅片工作,有效推动了厦门社区糖尿病眼病筛查工作的开展。
 
 
在此基础上,黎晓新将筛查工作与智慧医疗紧密结合,领导建设了厦门眼科中心5G远程诊疗智慧医疗平台项目,获批工信部“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牵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多模态人工智能互联网医院平台建设,获得厦门市科技局的高度赞誉,予以2022年厦门市重大科技项目立项。
 
在她的鼓励带动下,厦门眼科中心整体科研实力连年上升,屡攀高峰。2019年至2021年,医院科研立项73项,其中国家自然项目7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在核心期刊上发表41篇文章;申请专利21项目,获得专利获得16项;出版著作12部,SCI发表77篇。
 
黎晓新说:“所谓‘医之大者,为国为民’。医生不是手术匠,是科学家,要对疾病的发病机制有研究,才能成为合格的医生。我们不能满足于会做什么操作,还一定掌握解决各种眼科疾病所面临的难点,为我国眼健康,更为健康中国做出贡献!”
 

专 家 简 介

黎晓新教授
 
黎晓新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
国际眼科科学院(AOI)院士
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总院长
 
【擅长项目】视网膜玻璃体手术和眼底疾病的研究与诊治,包括各种类型视网膜脱离、眼底血管性疾病、视网膜变性性疾病、儿童眼底病等。
 
【出诊时间】五缘院区:周二上午、周三上午、周五上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