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眼科中心开展丝状真菌药物敏感测验 作为临床治疗用药参考
阅读量
·
2019-08-26
以上是不同患者培养出的形态各异的真菌
吴护平教授给患者检查眼睛
吴护平已经在厦门眼科中心眼表及角膜病科室待了二十多年了。当年是以该院研究生的身份进去的,不知不觉间,他已经成为了厦大医学院教授,并陆陆续续培养了好几名博士后。相比于科室及个人获得的荣誉,让他记忆尤为深刻的是一个个“不可思议”的患者故事。
外地翼状胬肉患者,常常一个村一个小区的来
57岁的杨阿姐,是江西瑞金人,左眼患上翼状胬肉已经十多年了,常常眼睛干涩,有异物感,胬肉牵扯着眼球很不舒服。虽然想手术,但身边很多人手术后又复发了,听得多了,杨阿姐也有些灰心了。即使当地的翼状胬肉手术是免费的,杨阿姐也不想做,这一拖就是好多年。
从邻居谢大姐那儿打听到厦门眼科中心的胬肉手术一直都无人复发,她才打定了主意要异地手术。“免不免费对我来说不重要,状态好才是最重要的。”杨阿姐说。
“我国大部分医院把胬肉手术当做小手术,由低年资医生作为提升手术技术的进阶手术,施用麻醉剂后只进行简单切除,手术时间过长,误切除肌肉或血管组织等原因,导致复发率高达50%-60%。而一旦复发,随后的治疗比初次手术麻烦数倍。”而眼科中心团队都是由高年资医师作为主刀医师,其中我国眼科学会学组委员3人,博士、硕士生导师4人,技术娴熟。还引进高端显微镜和高射频技术等技术。手术时间短只要一二十分钟就可完成,能有效避免翼状胬肉患者再次成为二手患者。
术后的舒适和美观,让杨阿姐十分欣喜。小区里多位老邻居在她的建议下结伴来厦手术。像杨阿姐这样的,还有龙岩、三明等地的患者,他们通常都是村里的人介绍来的,好口碑一传十、十传百。连我国眼科界的工程院院士谢立信教授都感叹道,“厦门眼科中心眼表团队做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台湾没有的技术厦门有,台北95后小伙只身来厦
22岁的台北小伙小李,角膜异于常人,向前突出。一年前,他的右眼视力开始持续下降,一开始戴眼镜还有用,后来,眼镜就不管用了。他在台北当地的医院检查,诊断为“右眼圆锥角膜”,医生建议,如果想更有效地控制病情,就得进行角膜交联手术,而台湾的所有医院都还没有开展此项技术。
小李在一个社群里,看到有患友分享了在厦门做角膜交联手术的经历,这位患友三年了视力还保持良好。他进一步了解到,厦门眼科中心早在十年前就开展了角膜交联手术,是国内先行开展交联手术的机构之一。而且该院吴护平教授和林志荣博士所着的《角膜胶原交联技术及临床应用》一书,是临床医生开展角膜交联技术的必看书籍。小李决定来厦进行手术。
术后,小李很开心,打算等右眼恢复后,择期进行左眼的预防性交联手术。他透露,选择厦门眼科中心还有一个很机灵的原因,“我查到厦门眼科中心眼库,是中国十大眼库之一,万一医生检查出,我做不了交联手术,需要角膜移植,我也可以更快地等到角膜。”
圆锥角膜一般是青少年患者居多,每年寒暑假,都是台湾同胞来厦手术的高峰期,一是距离近,还有就是技术好口碑好。
为每一位真菌感染的患者,都进行药敏测验
说起真菌感染,大家先想到的可能是脚气。其实自然界存在大量的真菌,特别是在植物上,公园里的一根树枝、一片落叶、田地里的甘蔗叶、稻草若不小心打到眼睛,都可能伤及角膜,引发真菌感染。
三明人老刘,在山上拔竹根的时候,不小心被竹枝打到左眼。疼痛难忍的老刘,眼睛缝了7-8针,也用了药,但一直不见好,畏光流泪,几乎看不见了。找到吴护平教授求治时,距离受伤已经20多天了。经过对角膜上坏死组织的化验,诊断为“左眼真菌性角膜溃疡”。由于拖延时间长,仅用抗真菌药物已经无法控制病情,必须通过角膜移植手术来治疗。吴护平教授为老刘实施了左眼穿透性角膜移植术,老刘的感染控制住了,疼痛也消失了。
真菌感染致盲率高,容易反复,治疗起来相对困难。治疗和用药对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然而迄今发现70余种真菌可引起角膜感染。
所以近期厦门眼科中心检验科,在厦门先行开展了丝状真菌药物敏感测验,作为临床治疗用药参考。每一名来就诊的真菌感染患者,只要能培养出丝状真菌,都给他们做药敏测验。通过真菌培养及药敏测验,解决三大问题:1、究竟感染了哪种真菌?2、哪种药物对患者更有效?3、多少剂量更为合适?使医生在开药的时候,更加有据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