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院新闻 媒体报道

一人捐献角膜 可让四五人重见光明

  ■厦门眼科中心眼库接收的捐献过百
 
  ■角膜缺口依然巨大,市红十字会呼吁更多市民参与到捐献行列中来
 
 
  ■厦门眼科中心的医护人员朗诵《生命的礼物》
 

 
  ■吴护平为角膜移植患者做眼睛检查
 
  今天是第70个世界红十字日,新《红十字会法》也于今日起施行。新法增加了红十字会参与推动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及遗体器官捐献等方面的职责。昨天,市红十字会携手厦门眼科中心在五缘湾举行“纪念世界红十字日暨新《红十字会法》颁布实施宣传活动”,数百名志愿者及家属参与。
 
  近年来,我市遗体器官(组织)捐献量逐年增长。但相较国内约300万角膜盲患者来说,缺口依然巨大。市红十字会呼吁更多市民参与到“三献”(即献血、献造血干细胞、献人体器官组织)行列中来。
 
  【故事】
 
  福州少年突然视物模糊,厦门医生为他移植角膜
 
  “感谢你们,是你们的大爱给我送来了光明。”昨日,几名受捐者站在台上,向捐献者们致谢。这当中包括小明(化名),此次他和父亲专程从福州赶到活动现场,为的就是向所有捐献者表达谢意。
 
  小明来自福州,读初二年级。前几天,他刚刚在厦门眼科中心接受了右眼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虽然他的右眼仍罩着纱布,不过揭下纱布之日,就是其右眼恢复健康之时。
 
  大约半个月前,小明参加完期中考试后,右眼突然视物模糊。由于他有200多度的近视,起初他还以为是刚配的眼镜度数不对。后来,看东西越来越模糊,父亲带他去当地医院检查,发现不是眼镜的问题,而是患了一种严重的角膜疾病——圆锥角膜。医生说,解决办法只有角膜移植。医生说,当地医院没有角膜材料,建议他到厦门眼科中心看看。
 
  大约10天前,小明在父亲的陪同下来到厦门眼科中心,找到眼表与角膜专科主任吴护平。吴主任对小明的角膜进行了处理,大约一周后,眼库正好有角膜材料,小明幸运地接受了角膜移植手术。
 
  【现状】
 
  角膜资源很稀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吴护平介绍,“角膜盲”是我国仅次于白内障的致盲性眼病,复明的手段只有角膜移植。角膜移植手术是目前器官移植中常实施、可能性较高的一种,也是眼科重要的复明手术之一。
 
  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眼角膜属于“稀缺资源”。据统计,我国有约300万角膜盲患者,绝大多数都是儿童及青壮年人群,而我国每年施行的角膜移植手术不到5000例。再加上每年新发病的约10万名角膜盲患者,角膜缺口十分巨大。
 
  据了解,2010年厦门启动器官捐献试点工作以来,厦门眼科中心眼库联合市红十字会成立角膜捐献基金,角膜捐献者及登记者人数逐年增加。截至昨日,我市器官(组织)登记累计1082人,实现角膜捐献99例、器官捐献26例(大器官72个)。2010年1月至今,厦门眼科中心眼库共接收超过100名志愿者捐献的角膜。虽然厦门百万人口年均捐献率在国内属于比较高的水平,但相较深圳等城市还有一定差距。
 
  2008年,厦门眼科中心成立了眼库,然而,该眼库一直面临无“眼”的尴尬。目前,该眼库的角膜库存有一半是从国内合作眼库外调来的,本地角膜捐献量较少,无法满足厦门眼科中心的角膜移植手术需求。
 
  【分析】
 
  改变观念难,从不接受到接受需要一个过程
 
  “关键在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尤其是闽南人,对遗体的完整性十分在意,观念上十分抵触。”吴护平说,从角膜捐献者的情况看,大部分都是来厦务工人员和一些高级知识分子,普通闽南人很少。
 
  事实上,角膜只是眼球器官上的部分组织。摘取后,医生会在逝者眼眶装上义眼,丝毫不影响遗容。“角膜捐献其实是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生命。”吴护平说。
 
  “从不接受到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吴护平说,经过大力宣传,已有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除了厦门市民外,也不乏来自周边地区的捐献者。
 
  市民如有捐献意愿,可联系厦门市红十字会登记捐献(或与当地红十字会联系)。
 
  【呼吁】
 
  依赖外来输入非长久之计,期望更多人参与捐献
 
  为让更多濒临失明的患者重见光明,厦门眼科中心做了很多探索,尽一切可能解决角膜供体资源问题。
 
  厦门眼科中心打造了中国眼表网,角膜病患者可在网上预约角膜移植手术,已有不少市民在此登记角膜捐献意向,并实现跨省眼角膜资源共享。据了解,依托眼库国内调配角膜优势,患者预约成功后较快的等待一周即可接受角膜移植手术。
 
  吴护平介绍,眼库的角膜大部分用于新增的角膜溃疡患者,这种病情多因感染等原因造成。由于这是急性病,若不及时手术将失去手术机会。这些患者大多是来自贫困山区的农民,除了厦门及周边患者,很多患者来自江西、湖南、贵州、浙江等地,远的来自新疆,他们在厦门眼科中心基本都能得到及时治疗,“不能让一个人因贫困做不了角膜移植,患者低的只需花费五六千元”。
 
  【他山之石】
 
  这些国家“手中有余粮”
 
  和我国的角膜面临“无米下锅”的局面不同,有些国家除了自给自足外,甚至还能向其他国家及地区输出大量剩余供体。以美国为例,目前该国有100多个眼库,其中本土眼库76个,这些眼库除满足本土角膜移植外,还向美国以外的国家及地区输出角膜供体。为什么会这样?据了解,除了观念因素外,主要原因在于美国的法律让角膜捐献成为习惯:法律规定,因交通意外死亡或在公立医院死亡者,在没有家属明确反对的情况下,其角膜一律捐献。
 
  斯里兰卡是世界上人均捐献角膜较多的国家,角膜捐献已成为斯里兰卡人引以为傲的文化象征。
 
  【小资料】
 
  一枚角膜可供应多名患者
 
  一般情况下,2岁-80岁的角膜健康者均是适合的角膜捐献者。新鲜角膜储存时间仅有半个月,因此,摘取后需尽快移植。
 
  如果医生规划合理,一名捐献者的角膜可供给四五名患者使用。角膜从前往后可分为五层,根据需要,可取全层一起移植,或仅取其中的几层结构进行板层移植。另外,根据患者角膜病变的部位,可选择供体角膜的相应部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