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盲杀手”盯上老年人 定期做眼部检查很重要
阅读量
·
2015-10-22
雾蒙眼、视物变形、光感消失……人到中老年后,常为白内障、黄斑变性、视网膜病变等眼疾所困扰。若不及时治疗,轻者视力受损、视物模糊,重者只能生活在黑暗中。
今天是重阳节,记者专访厦门眼科中心业务院长、眼底病专家吴国基,为市民讲解常见老年眼病的预防和治疗。
【老年性黄斑变性】
【病例】
看报纸字都变形了 戴上老花镜也没用
陈阿伯是一位退休干部,身体一直不错。这两年,女儿给他买了部智能手机,用手机上网成了他的爱好,但近来他感觉看报纸和手机,上面的字都变形了,模糊一片;过马路时,斑马线也变成波浪线。即便他戴上老花镜后,视力也没有得到改善。近日他来到厦门眼科中心找吴国基检查,被诊断为老年性黄斑变性。
吴国基说,中老年人常会出现视野变暗、视物扭曲等状况,其实这时很可能已经患上老年性黄斑变性。“得了白内障还可以手术复明,但得了这个病只能控制,无法根治。”他说,该病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青光眼被合称为“老年人三大致盲杀手”,在50岁以上人群中的发病率在10%左右,到70岁、80岁后发病率更高。视物变形、模糊,中心视力减退,看人看不清脸等,都是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早期信号。
吴国基说,黄斑是眼底视网膜特殊的结构,是视觉功能最重要的区域,90%以上的视功能都靠它。若出现严重的眼底出血、水肿,视力也就为零,该病与遗传、代谢、营养及生活习惯等相关。现代人近距离阅读及长时间玩电脑、手机,都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吴国基提醒,中老年人 能定期到眼科医院做眼底检查,中、高度近视者,有眼底病史者或做过内眼手术者,更要警惕。
【治疗】
引进国外先进疗法 步骤简单效果显著
“虽说不可根治,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放任不管。若不治疗,90%以上都会失明。”吴国基说,靠中成药活血化瘀的治疗效果有限,通过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因为破坏感光神经细胞,也逐渐被淘汰。
针对老年性黄斑变性,厦门眼科中心在国内率先突破性引进了pdt光动力疗法和lucentis(雷珠单抗注射液)治疗手法,前者对老年性黄斑变性等眼底脉络膜新生血管类疾病治疗效果好,既可保证视网膜的功能,同时又能减少视力下降的危险,且步骤简单,创伤小,无需全身麻醉,治疗可在门诊进行,还可协同其他疗法灵活运用。后者则用于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等多种眼部疾病,疗效显著,有助提高患者视力,无需激光和手术,只需简单注射即可。
记者了解到,厦门眼科中心眼底科是省内 拥有雷珠单抗注射技术的专科。目前,雷珠单抗注射剂已有国产,相对便宜,可为患者减轻经济负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危害】
若不注意控制血糖 二三十岁也会失明
糖尿病是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也是威胁我市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作为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已成为一大社会问题,也是我市成年人致盲的重要原因。
吴国基说,糖尿病极易引起视网膜上微血管循环障碍,从而导致视网膜缺氧、缺血,造成视网膜微血管瘤形成、出血、渗出,新生血管形成及玻璃体视网膜增殖性改变。当病情进展到一定程度,出现了黄斑水肿、玻璃体出血、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等时,视力就会出现不可逆的损害。随着糖尿病病程延长,病变也会加重,一般10年病龄以上大多都会出现视网膜病变。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至关重要。
吴国基说,很多二型糖尿病患者由于不注意控制血糖,最终失明,二三十岁的年轻病人因此失明的也不少见;而有的患者早期接受药物治疗,及时打激光,出血了再及时手术,到了七八十岁还能外出旅游。
【提醒】
确诊糖尿病后 应做眼部检查
吴国基说,早期“糖网”若采取合理及时的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减少或延缓失明或严重视力损伤的发生,绝大多数都可保存有用的视力。
目前,眼底病的治疗主要通过药物、激光、手术等方法。早期主要是密切观察,并配合药物治疗。中期则主要采取激光光凝术,但该治疗手段也有一定的负作用,“丢掉部分视细胞,保护更重要的视细胞。”吴国基说。
而到晚期,病患则应接受玻璃体显微手术,可清除“糖网”患者玻璃体腔内的血块、增生的纤维膜,若出现视网膜牵拉、脱离和裂口等,须通过手术将视网膜“贴”回去,并可同时打激光,抑制病变区域的血管恶化。如今,“糖网”手术已迈入“微创时代”,厦门眼科中心在全国率先开展23G/25G微创玻璃体手术,创伤小,大大减少了术后感染的可能。
此外吴国基提醒说,糖尿病人除了“管住嘴、管好药”之外,还要在确诊之后做散瞳眼底检查,留下初始的眼底资料,还没有眼底病变的,每年至少检查眼底一次,一旦发现有视网膜病变发生,病情较轻的应半年复查一次眼底,较重的应做眼底荧光造影检查,以进一步明确眼底病变程度,检查眼底的时间也要缩短为每3月一次。
【专家简介】
吴国基,眼底病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业务院长,眼底病科主任,毕业于北京军医学院军医系;1971年起至今,从事于眼科事业,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玻璃体切割、视网膜病、眼底病、眼神经疾病、白内障、角膜病等有丰富的经验。
吴国基先后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研修眼科专业,1990年调入开元眼科医院任副院长,专攻眼后段、玻璃体视网膜疾病,1996年被选入厦门市113人才工程,成为学科带头人后备力量。
近20年来,吴国基积累了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近3万例、白内障手术近万例的丰富临床经验,曾为满月婴儿、百岁老人顺利完成手术治疗,他多次受省卫生厅邀请,参与省级医院的疑难病例会诊、手术,多次为国家领导人、省市领导人会诊、治疗眼疾。
【人物故事】
节假日受伤缠上绷带 还坚持看诊指导手术
记者在国庆期间见到吴国基时,他的手上正缠着绷带,一边为病人检查,一边转身书写病历。据了解,“十一”黄金周七天,他便是在岗位上如此度过的。
10月1日那天,吴国基意外将手指骨摔伤,当天接受治疗后,他缠上绷带,第二天带伤回院上班,一直出诊到10月7日。“黄金周正好是门诊高峰期,一天门诊量有500多人次,科室的医生人手有限。这点小伤不算什么,病人都是预约好的,我必须出来看诊。”他告诉记者,那几天,仅预约的手术便有150台,由于手受伤无法亲自操作,他也没闲着,在手术室指导其他医生手术。“病人信任我专程过来找我,我在旁边才不辜负他们的信任。”
今天是重阳节,记者专访厦门眼科中心业务院长、眼底病专家吴国基,为市民讲解常见老年眼病的预防和治疗。
【老年性黄斑变性】
【病例】
看报纸字都变形了 戴上老花镜也没用
陈阿伯是一位退休干部,身体一直不错。这两年,女儿给他买了部智能手机,用手机上网成了他的爱好,但近来他感觉看报纸和手机,上面的字都变形了,模糊一片;过马路时,斑马线也变成波浪线。即便他戴上老花镜后,视力也没有得到改善。近日他来到厦门眼科中心找吴国基检查,被诊断为老年性黄斑变性。
吴国基说,中老年人常会出现视野变暗、视物扭曲等状况,其实这时很可能已经患上老年性黄斑变性。“得了白内障还可以手术复明,但得了这个病只能控制,无法根治。”他说,该病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青光眼被合称为“老年人三大致盲杀手”,在50岁以上人群中的发病率在10%左右,到70岁、80岁后发病率更高。视物变形、模糊,中心视力减退,看人看不清脸等,都是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早期信号。
吴国基说,黄斑是眼底视网膜特殊的结构,是视觉功能最重要的区域,90%以上的视功能都靠它。若出现严重的眼底出血、水肿,视力也就为零,该病与遗传、代谢、营养及生活习惯等相关。现代人近距离阅读及长时间玩电脑、手机,都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吴国基提醒,中老年人 能定期到眼科医院做眼底检查,中、高度近视者,有眼底病史者或做过内眼手术者,更要警惕。
【治疗】
引进国外先进疗法 步骤简单效果显著
“虽说不可根治,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放任不管。若不治疗,90%以上都会失明。”吴国基说,靠中成药活血化瘀的治疗效果有限,通过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因为破坏感光神经细胞,也逐渐被淘汰。
针对老年性黄斑变性,厦门眼科中心在国内率先突破性引进了pdt光动力疗法和lucentis(雷珠单抗注射液)治疗手法,前者对老年性黄斑变性等眼底脉络膜新生血管类疾病治疗效果好,既可保证视网膜的功能,同时又能减少视力下降的危险,且步骤简单,创伤小,无需全身麻醉,治疗可在门诊进行,还可协同其他疗法灵活运用。后者则用于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等多种眼部疾病,疗效显著,有助提高患者视力,无需激光和手术,只需简单注射即可。
记者了解到,厦门眼科中心眼底科是省内 拥有雷珠单抗注射技术的专科。目前,雷珠单抗注射剂已有国产,相对便宜,可为患者减轻经济负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危害】
若不注意控制血糖 二三十岁也会失明
糖尿病是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也是威胁我市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作为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已成为一大社会问题,也是我市成年人致盲的重要原因。
吴国基说,糖尿病极易引起视网膜上微血管循环障碍,从而导致视网膜缺氧、缺血,造成视网膜微血管瘤形成、出血、渗出,新生血管形成及玻璃体视网膜增殖性改变。当病情进展到一定程度,出现了黄斑水肿、玻璃体出血、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等时,视力就会出现不可逆的损害。随着糖尿病病程延长,病变也会加重,一般10年病龄以上大多都会出现视网膜病变。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至关重要。
吴国基说,很多二型糖尿病患者由于不注意控制血糖,最终失明,二三十岁的年轻病人因此失明的也不少见;而有的患者早期接受药物治疗,及时打激光,出血了再及时手术,到了七八十岁还能外出旅游。
【提醒】
确诊糖尿病后 应做眼部检查
吴国基说,早期“糖网”若采取合理及时的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减少或延缓失明或严重视力损伤的发生,绝大多数都可保存有用的视力。
目前,眼底病的治疗主要通过药物、激光、手术等方法。早期主要是密切观察,并配合药物治疗。中期则主要采取激光光凝术,但该治疗手段也有一定的负作用,“丢掉部分视细胞,保护更重要的视细胞。”吴国基说。
而到晚期,病患则应接受玻璃体显微手术,可清除“糖网”患者玻璃体腔内的血块、增生的纤维膜,若出现视网膜牵拉、脱离和裂口等,须通过手术将视网膜“贴”回去,并可同时打激光,抑制病变区域的血管恶化。如今,“糖网”手术已迈入“微创时代”,厦门眼科中心在全国率先开展23G/25G微创玻璃体手术,创伤小,大大减少了术后感染的可能。
此外吴国基提醒说,糖尿病人除了“管住嘴、管好药”之外,还要在确诊之后做散瞳眼底检查,留下初始的眼底资料,还没有眼底病变的,每年至少检查眼底一次,一旦发现有视网膜病变发生,病情较轻的应半年复查一次眼底,较重的应做眼底荧光造影检查,以进一步明确眼底病变程度,检查眼底的时间也要缩短为每3月一次。
【专家简介】
吴国基,眼底病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业务院长,眼底病科主任,毕业于北京军医学院军医系;1971年起至今,从事于眼科事业,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玻璃体切割、视网膜病、眼底病、眼神经疾病、白内障、角膜病等有丰富的经验。
吴国基先后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研修眼科专业,1990年调入开元眼科医院任副院长,专攻眼后段、玻璃体视网膜疾病,1996年被选入厦门市113人才工程,成为学科带头人后备力量。
近20年来,吴国基积累了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近3万例、白内障手术近万例的丰富临床经验,曾为满月婴儿、百岁老人顺利完成手术治疗,他多次受省卫生厅邀请,参与省级医院的疑难病例会诊、手术,多次为国家领导人、省市领导人会诊、治疗眼疾。
【人物故事】
节假日受伤缠上绷带 还坚持看诊指导手术
记者在国庆期间见到吴国基时,他的手上正缠着绷带,一边为病人检查,一边转身书写病历。据了解,“十一”黄金周七天,他便是在岗位上如此度过的。
10月1日那天,吴国基意外将手指骨摔伤,当天接受治疗后,他缠上绷带,第二天带伤回院上班,一直出诊到10月7日。“黄金周正好是门诊高峰期,一天门诊量有500多人次,科室的医生人手有限。这点小伤不算什么,病人都是预约好的,我必须出来看诊。”他告诉记者,那几天,仅预约的手术便有150台,由于手受伤无法亲自操作,他也没闲着,在手术室指导其他医生手术。“病人信任我专程过来找我,我在旁边才不辜负他们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