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院新闻 媒体报道

自带设备和晶体 让42名藏民重获光明

  西藏察隅县卫生服务中心(原察隅县医院)没有眼科,更没有眼科手术设备,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姚晓明博士、白内障专科副主任陈伟等5名眼科专业医护人员及18名深圳狮子会志愿者组成的“光明行”医疗队,自带显微镜、消毒锅、裂隙灯、眼压计、眼底镜、角膜曲率、血压计、体温计、视力表、AB超等设备,同时携带了100枚人工晶状体、推注器、粘弹剂等耗材进藏送光明。42名藏民因此重获光明。

  连续两天的手术现场,一幕幕感人的情景:手术通道上,义工背起了一位叫德清的82岁驼背老人上手术台;手术室里的团队中午时段也不休息,午餐非常简单,医护人员就地蹲着或坐着吃饭,只为节省更多的时间,争分夺秒为藏民实施手术,让他们尽快重见光明。

  据当地居民介绍,这是第二次有外地的医疗队专门到察隅县为百姓进行免费白内障手术。而上一次,已是十年前。

  室外不到10℃

  91岁老奶奶等候三小时


  5月14日晚上10点过半,在“光明行”医疗队快到达察隅县的古玉镇上,家人陪着91岁的老奶奶阿琼已经整整等了三个小时,室外温度不到10℃。阿琼奶奶希望厦门的眼科专家能帮她治好眼睛,“我想看看自己的家人,哪怕只有两三天也心满意足。”她用藏语告诉医疗队员们,这是她毕生的愿望。

  姚晓明和陈伟都为阿琼奶奶进行了详细的眼部检测。阿琼奶奶已双目失明三年了。她的左眼因为青光眼或受过其他感染,眼球已经萎缩。右眼的白内障也过熟,出现青光眼并发症,幸运的是仍存在光感。如此高龄的高原老人,医疗队对其家人承诺,愿冒着风险为阿琼奶奶摘除白内障,进行人工晶体植入。听到医疗队的承诺,阿琼奶奶一家人特别高兴。

  5月15日,陈伟为阿琼奶奶进行了右眼白内障摘除手术。手术很成功,术后视力恢复良好。可惜的是,因为阿琼奶奶不识汉字,没法测视力表,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她可以看清家人的脸了。她也是这次医疗队进藏救助手术中年龄较大的白内障患者。

  垫张小矮凳

  帮驼背奶奶躺平做手术


  82岁的德清奶奶,患有右眼白内障。因为驼背,她没法躺到手术台上,进出了两次手术室,都因为没法平躺接受手术。她和家人失望极了,德清奶奶以为自己再也见不到光明了。医护人员看到德清奶奶的失望,考虑到她的手术机会十分难得,医疗队想了一个办法,找了一张矮凳子,翻过来把德清奶奶的双腿垫高,她终于躺到手术台上顺利地接受了手术。十分钟的手术结束后,被搀扶起来的德清奶奶两手紧紧握住医生和护士的手,嘴里不停念叨,“谢谢,谢谢。”

  西藏缺医少药

  盼内地医生多进藏医疗帮扶


  察隅县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刘龙亮告诉记者,在几年前,西藏取消了县医院,统一将县医院改成卫生服务中心。在察隅县,除了几个私人诊所,全县只有这一个由原来的县医院改成的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太少,造成百姓就医难。全县只有105名医务人员,卫生服务中心的40名医务人员包括在其中。以外科为例,全科只有3个人,按照排班制度,每天只有一个医生既要接诊也要手术,每个科室的情况大致相同。同时,这里的病人很难转院,离察隅最近的较大的医院就是林芝医院,13小时的车程不说,路途还十分颠簸,经济条件也不允许。同时,县里虽然每年都有招新的医务人员,可是新人补不齐退休和调离的医务人员,察隅的医务人员还是在逐年减少。

  察隅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副局长李驷说,察隅属于偏远山区,特别缺医疗技术和医务人员。农牧民出门就医很不方便,而且费用高。医疗队的到来解决了当地百姓看病难的同时,还提升了当地的医疗水平。

  5月17日上午,经过两天紧张的手术工作,察隅光明行医疗服务队圆满结束了工作任务,准备踏上归途。得知消息的患者和家属挤满了卫生服务中心,大家依依不舍,为医疗服务队的每一个人献上了哈达,向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相关推荐